您的位置:首页 >政务公开>法定主动公开内容>重大民生信息>城管信息
    我市建成区排水系统改造 提升城市韧性,守护民生福祉
    时间:2025-11-07 来源:朝阳市综合执法局作者:点击:

    我市建成区排水系统改造

    提升城市韧性,守护民生福祉

    近年来,受地下水位上升、排水管网老化及合流制系统负荷过重等因素影响,我市建成区排水系统面临严峻挑战。为系统破解城市内涝、污水溢流等难题,我市以“雨污分流”为核心,分阶段推进排水系统改造工程,通过科学规划、精准施策,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功能提档升级,为市民打造更安全、宜居的生活环境。

    一、分批推进工程,夯实排水基础

    市排水系统改造工程分为两期有序实施。一期工程于2023年11月启动,2024年12月全面完工,重点改造南沟、北沟、榆林沟区域污水管网,新建污水管道18.6公里,并对截洪沟-什家河等5条主干道污水管网进行非开挖修复,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。二期工程于今年3月15日开工,计划2025年12月底竣工,涵盖辽河街、中山大街等9条道路雨污分流改造,新建雨水管道21296米,同步修复朝阳大街等5条道路污水管网。截至2025年9月,二期工程已完成总进度的66.4%,中山大街、辽河街等7条街路雨水管网及暗渠建设超1.4万米,兴安街、云水路等路段已提前完工。

    二、三大成效凸显,城市韧性跃升

    1.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通过雨污分流改造,污水管网雨水混入量显著减少,污水处理厂负荷降低,运行能耗下降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9月底,朝阳市建成区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突破80%,各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排放,为城市水环境筑牢“生态屏障”。

    2.排洪防涝能力跃升新建独立雨水管网管径扩大、设计标准提升,强降雨天气下排水效率大幅提高。以中山大街(龙翔大街至中医院段)为例,往年中雨即现积水,今年改造后积水问题有效缓解,城市内涝发生率显著下降。

    3.环境与经济效益双赢雨污分流从源头削减入河污染物,黑臭水体全面消除,城市水体水质明显改善。同时,雨水进水量减少降低污水处理成本,实现“生态效益+经济效益”协同发展。

    三、直面问题挑战,构建韧性城市

    老城区地下管线复杂、软土地基与地下水丰富等问题,导致施工难度增大。雨污分流需开挖路面,噪音、扬尘及占道施工对居民生活与商户经营造成短期影响。对此,下一步将采取三项举措:

    1.细化施工管理:动态调整工序与资源配置,确保关键节点按期推进;2.优化施工组织:科学制定交通疏导方案,减少占道时间和范围,完工后第一时间修复平整路面、补种绿化植被,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市民的影响;3.强化长效运维:依托智慧监测系统,实现对管网运行状态、污水浓度、内涝点位的实时监测和智能调度,不断提升排水系统运行效率和应急处置能力。

    城市排水系统改造工程,不仅是基础设施的升级,更是城市治理能力的跃升。从“治水”到“智水”,我市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,为市民交出一份民生幸福的“高分答卷”。